主页 > 政策法规 > 媒体聚焦 >
区局工作通报 发表时间:2021-06-09
滨海新区人社服务再升级实现一窗一网零距离

滨海新区人社局按照“一门一窗一网”总要求,秉承“进一个门,找一个人,办所有事”的服务宗旨,紧贴窗口实际、紧贴群众需要,持续推动材料齐全一次受理、关联事项一次办理、更多事项网上办理,为广大企事业单位和群众提供更加优质便捷高效的服务。这是滨海新区人社局在党史学习教育活动中锤炼初心使命,践行“我为群众办实事”的行动要求,更是一场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决策部署的刀刃向内的“行政效能革命”。

一是深化简政放权。办事痛点堵点在哪儿,老百姓关心的热点在哪儿,滨海新区人社局的改革突破点就在哪儿。在清事项上,全面取消无设定依据的经办服务事项,出台业务全口径、辐射全系统;在减材料上,持续推进减证便民行动,取消烦扰企业和群众的证明材料,社保经办异地业务不用跑、无谓证明材料不用交、重复表格信息不用填;在压时限上,优化办事流程,推行当场办结、限时办结等服务模式。一系列有力有效的新措施新行动,既为群众办事带来舒适感、获得感,也印证着滨海新区人社局不断提升治理效能的攻坚脚步。

二是优化办事流程。全面实行“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综合窗口出件”运行模式,打破前台经办服务的条块分割局面,不断提升窗口服务便民化水平。比如办理退休业务,原先需要办事群众月初交材料、月中签字、月末领证先后来三次,现在只来一次即可办结。后期将由工作人员直接将退休证、审批表复印件、告知书、医疗保险缴费通知单、缴费说明等材料直接寄送到家。寄送费由新区人社承担,不需办事群众花一分钱。群众看重的不仅是服务态度,更在意事情能不能办得成、办得快、办得好。“快办”不仅是一种工作作风,更是滨海新区人社局的一句承诺。

三是提升服务效能。新区人社局入驻政务服务大厅后,克服了业务量大、业务事项多及人员不足等困难,将现有企业养老、失业、工伤保险等服务窗口调整为综合受理窗口;设立综合咨询窗口,并为老年人、残疾人、孕妇及复员军人开辟绿色通道;设立预留窗口,在业务激增时可迅速纾解办事窗口压力,减少群众等待时间。滨海新区人社局从一些“不起眼儿”的小事入手,办好了就是老百姓心中的大事。

四是加强人员培训。开展心理讲座、文明礼仪培训、业务培训等,全面提升一线工作人员综合素质,做到政策一口清一口准。开展练兵比武,释放出人人争先、个个竞技的“蝴蝶效应”。如今,“学政策、钻业务、练技能、强服务”已逐渐成为滨海新区人社局的风气和习惯。从办事细节着手,为群众需要着想,窗口和民心的距离在不断拉近。(滨海新区人社局供稿)

和平区做保障民生的“落地窗”和“通气口”

近期,和平区人社局认真组织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活动,强化“民生局”的根本属性,充分发挥人社窗口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主阵地作用,以解决实际问题、造福人民群众、有利事业发展为根本标尺和目标导向,结合工作实际,通过开展“四个一”行动,扎实推进“我与群众心连心”为群众办实事活动,进一步把人社窗口建设成了解民情、沟通民意、保障民生的“落地窗”和“通气口”。活动以来,已收到企业群众送来锦旗、感谢信20余面封。

开展一次走访行动。结合“千名干部进千企”、“双万双服促发展”、“和平夜话”等活动,由各处级领导干部带队,深入到辖区内企业、群众等各类服务对象中,开展了一轮全面走访调研,问情于民、问计于民、问需于民,了解其存在的实际困难,充分听取其对人社工作的意见建议,同步建立长期联系、对口帮扶等机制。共参与走访领导6人,参与走访工作人员12人,累计走访企业32家,走访群众28人,与24位企业负责人、工作人员建立联系,发放营商环境调查问卷30份,收到问题10个,现场解决问题7个。走访期间,积极为高层次、紧缺专业人才和急需人才开辟绿色通道,打通瓶颈堵点,成功为驻区央企子公司解决了其主要负责人在天津落户诉求。

组织一次“走流程”活动。组织科级以上领导干部到窗口一线,集中开展一次全面走流程行动,通过自查自检、切身实践、整改完善等一系列环节,以服务对象的身份,对全部服务事项进行换位体验,结合全面启动综合柜员制服务,重新审视和检验各个事项的办理要件、办理渠道、办理时限。累计走访流程事项8项,提出改进意见3条,制定了《天津市和平区职业培训补贴经办流程》、《和平区关于遴选社区服务型岗位安置就业困难人员工作经办流程(试行)》、《和平区关于公益性岗位安置就业困难人员工作经办流程(试行)》,进一步细化改进了经办流程,缩短办理时限,提升服务效能。

解决一批实际问题。在前期走访的基础上,聚焦企业和群众所急所盼,瞄准事业发展和人社服务中的瓶颈障碍问题,编制了《“我与群众心连心”活动问题治理清单》,涉及六个方面、16个问题,建立对账销号制度,形成整改台账,明确整改责任、整改措施和整改期限,6月底前集中解决一批制约企业发展、影响民计民生的紧迫问题,提升辖区企业、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为切实做好就业困难人员就业兜底保障,不断创新开发安置模式,在家政、养老、物业等行业遴选社区服务型岗位,妥善安置市场渠道难以就业的就业困难人员28人,率先完成全年困难人员就业安置任务目标。为助力人力资源企业摆脱因疫情带来的资金周转困难,我局以最快的速度进行了稳岗补贴的受理、审批、公示全过程,共涉及18户人力资源企业,补贴金额2800余万元,以实际行动体现“办实事”的活动效果。

发动一次集中宣讲。充分运用产业园、公共就业服务公众号等“云平台”,有针对性地联合多委办局进行政策宣讲,特别是对长期性政策的滚动宣讲、时效性政策的及时宣讲以及周期性政策的定期宣讲进行分类推送,发布群众关心、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相关政策,重点针对失业金发放、养老退休、“海河英才”行动计划等高频事项,对人社政策信息进行解析。利用“云技术”、“云服务”,举办“中国天津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政策大讲堂”,针对“海河英才”经办流程、大学生创业扶持及孵化平台、见习基地建设等政策展开解读,打造良好的“政策营商环境”。(和平区人社局供稿)

武清区走园区进企业精准开展服务

为进一步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落实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的有关要求,区人社局班子成员深入园区企业开展调研走访,精准把握企业需求,靶向施策解决问题。

一是针对企业用工难问题依托武清就业地图信息化平台定期向人力资源产业园入驻的40余家人力资源公司推送区内企业招聘需求,积极联系吉林省驻天津劳务工作办事处,撮合省外人力资源机构与区内15家用工缺口较大企业对接,为三卓韩一公司输送员工30余人,并与信义玻璃、唯品会等企业达成合作意向。组织区内8家重点企业赴天津大学、南开大学参加2021年春季“双一流”高校招聘活动,达成就业意向30余人。依托智能招聘大厅和武清就业地图信息化平台举办线上线下招聘活动48场,实现新增就业1.5万人。

二是针对企业人才引育问题落实“企业提订单,政府接单办”要求,积极协调公安武清分局、区教育局,为上海百泓实业发展有限公司20名专业技术人才办理成建制人才引进,帮助特变电工、安擎计算机、铁科纵横等5家企业引进急需紧缺人才18人,为我区金匙医学、诺禾致源公司席道义等10名博士(后)申报来(留)津人员专项资助,真正让人才引得来、留得住、用得好,更好服务企业发展。

三是针对企业劳动争议问题,围绕劳动用工、社险参保、工伤认定和预防等内容深入园区组织开展专题宣讲会4次,200余人次企业负责人参加活动,开展入企走访43户次,帮助企业排查整改劳资纠纷风险;开设流动仲裁庭1次,并向企业发放了《劳动用工警示录》,以发生在武清区实实在在的案例教育引导企业规范用工行为。